西安市国资委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工作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实现市属国有企业“22345”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国资监管体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党的建设,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切实发挥市属国有企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为谱写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实现“22345”高质量发展目标

(一)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定点爆破、靶向攻关,确保上半年基本完成各项任务,党的二十大前完成扫尾工作,全面胜利收官。

(二)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取得明显成效。推进区域内国有企业“一盘棋”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围绕省、市重点产业链以及区域优势产业领域,着力发掘区域内央、省、市各级国资国企协同发展的合作项目,充分发挥综改专项基金功能作用,推动综改试验在聚焦国家战略、破解“卡脖子”工程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共同参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支持市属国有企业积极承担国家和区域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关键技术。

(三)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分层分类、规范有序引入其他各类国有资本或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发挥各类资本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间互补互惠的协同效应。实施“焕发老品牌活力”行动,通过混改,为太阳食品等市属老牌企业赋能。支持市属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重点在城市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健康养老等基础性领域中,开展市场化并购或股权合作。

(四)加强董事会建设。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建强,健全完善董事会制度机制,不断强化董事会运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健全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外部董事人才库,探索建立区域内各类国有企业共建共享的外部董事资源库。科学配置执行董事和外部董事人数,对纳入外部董事占多数应建清单的企业,全面完成董事会外部董事原则上占多数。优化董事会及董事年度履职评议考核流程,持续推进监管企业董事会履职评议考核工作。

(五)持续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并在市属企业各级子企业全面实行。在市场竞争类国有企业中探索推行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成员,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将效益与薪酬全面挂钩,实现效益与薪酬增减同频。全面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对绩效考核结果不合格的,按照契约,综合采取多种方式予以退出。全面推行市场化用工,在各级国有企业中全面推行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

(六)大力推动股改上市。建立上市后备资源库,将入库企业列为重点培育和扶持对象,加大对拟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辅导力度,争取省市相关政策支持,督促拟上市后备企业制定上市工作计划,一企一策推进上市。建立上市考核制度,将上市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发行等方式募集资金,加快提升市属企业资产证券化水平。

(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创新管理体系,切实发挥国有龙头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领军作用。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度交流合作,实现每户监管企业合作1~2所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完善市属企业“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引导市属企业积极融入平台建设,推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二、优化调整布局结构,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功能作用

(一)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加大市、区两级国有企业整合力度,调整优化国有资本配置结构,推动各项资源向主责主业、优势业务集中,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战略区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集中。逐步补足市属国有企业产业短板,加大农业农村、体育会展、健康医疗、人才及科技创新领域国有资产配置力度。

(二)全力推进两类公司改革。按照综改试验及三年行动方案,着眼国有资本布局更优,国有资产运营效能更高,国有企业投融资能力更强,国资国企保障民生、服务区域经济战略发展作用更强,继续着力推进“两类公司”改革,不断提高资产配置效率,转变国资监管方式,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大力推进企业重组整合。围绕城市运营、民生福祉及政府主导战略性产业,在不同行业和领域培育一批自主创新强、可持续发展优、引领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做大城建服务、生态水务、轨道交通、保障性住房、产业投资等企业,支持城市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企业市场化整合。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深度融入城市更新战略,推动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提升。

(四)全力以赴稳增长扩投资。指导市属企业围绕“十四五”规划和综改试验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谋划布局投资项目,做实做足项目储备工作,紧抓机遇期稳增长扩投资。持续抓实年度投资计划备案管理工作,严控非主业投资,建立健全投资过程风险管控体系,强化企业投资项目事前事中管理,扎实做好中期检查和后评价结果的应用。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规范监管企业投资行为。

(五)持续推进“瘦身健体”。压缩企业管理层级,缩短产权链条、清理低效资产、降低管理成本,按照打造“小总部、大产业、扁平化”管理模式的目标,原则上到2022年将市属国有企业集团管理层级清理压缩到三级以内,企业法人户数三年累计减少17%。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引导企业做强做精主业,加快非主业资产清理退出,减少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经营,实现市属企业做优做强、集群发展。

(六)加快推进央企进陕项目落地。充分发挥“国企之家”平台服务、合作、交流作用,加大与中央企业互动,积极组织开展央企进陕相关活动,吸引更多优质央企投资落户西安。充分发挥央企进陕工作专班作用,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协调推进央企进陕项目加快投资,加强对签约项目的跟踪问效,确保签约项目落地生根。

三、规范国有资本收益管理,进一步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一)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优化以管资本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两利四率”指标的考核,引导企业合理降低带息负债率。科学推进“双碳”工作,将节能降耗指标纳入考核范围。按企业功能定位分类考核,以“22345”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基础,“一企一策”合理设置2022年监管企业经营业绩指标。

(二)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管理。加强市属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将上缴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考核范畴,加大考核权重和制度的执行力度,增强企业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的严肃性和积极性。进一步规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的申报、审核和资金拨付流程。

(三)提升企业经营能力效率。紧盯市场形势,优化经营策略,大力降本节支,持续推进“两金”管控,确保经营活动现金流合理充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清退“两资”“两非”,进一步压减收益率低于资金成本的业务规模。充分盘活闲置资产和低效利用资产,提升市属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营服务能力。充分挖掘并发挥无形资产在吸引投资、合资合作、企业兼并、作价入股、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领域的价值,提高无形资产运营效益。

(四)有效做好国有企业运行监控。做细做实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分析,为各项工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依托“智慧国资”信息化平台对企业经济运行数据进行动态监测,每季度对市属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直观揭示企业生产运行规律和遇到的突出问题,并指导企业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五)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鼓励市属企业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各企业因疫情防控需要,组织开展紧缺防控物资采购、生产、捐赠,参与或者提供隔离设施及工程建设,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及物资保障,为医护人员、防疫工程建设人员、疫区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等所产生的费用,在经营业绩考核和工资总额管理中作为特殊事项实行清单管理。

四、强化国有资本监管,进一步维护国有资本安全

(一)加强重大风险防范。落实企业防风险主体责任,全过程、全链条完善风险防控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毫不放松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防涉法涉诉风险,构建和完善事前积极防范、事中有效管控、事后规范处置的合规管理“防火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年确保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监管企业发债管理,规范发债行为,防范控制金融风险。

(二)加强运营环节监管。分类管控企业负债规模,建立“一企一策”负债预警机制。组织开展监管企业出资人经济责任审计,以审计促进过程控制。开展内审业务培训,督促监管企业建立健全内审制度,完善内审机构设置。探索完善责任追究工作机制及配套制度建设。加强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和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积极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

(三)加强内控制度落实。持续推进总会计师制度,强化总会计师履职能力意识,制定并签订总会计师年度《履职责任书》,在年度考核中根据述职情况及履职情况进行胜任力考核评价并确定薪酬。督促总会计师贯彻落实国家财经政策和国资监管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将依法合规管理、全面风险管控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持续推进“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深度应用,跟踪督导企业落实情况。

(四)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全面完成智慧国资在线监管系统Ⅱ期项目建设,指导各区(县)、开发区国资监管机构、各监管企业完成用户侧建设任务,对监管模块和业务逻辑进一步升级优化,切实将监管平台建设成先进、智慧、管用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对企业运行全过程的实时动态监控功能。加快区域内各级国资在线监管系统的应用对接,实现国家、省、市在线监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共享。

(五)加快推进国资“一盘棋”。以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为抓手,深度发掘合作项目,加强区域内各级国有企业“一盘棋”协同发展,统筹区域内各类国有企业优势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加大对区(县)国资监管机构全面依法履职的指导力度,通过制度、规划、业务、改革和项目“五个对接”,落实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部署要求。

五、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一流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始终坚持“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合理规范使用“西安国康专项基金”,确保将资金用在困难职工救助上,进一步提升企业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精心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宣传,推动会议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

(二)全面加强市属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制定《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厘清“三会一层”关系,全面落实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各项要求,推动党委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清单制度有效落实。

(三)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巩固党建“双百”品牌创建成果,开展党建“双百”品牌提升行动,持续推进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建立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和抓党建、强堡垒、激活力、促发展工作机制,推动党务工作人员与其他经营管理人员双向交流,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扎实开展“喜迎二十大争创双一流”党建主题活动,激发党组织党员活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着力加强企业家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区别于党政领导干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家成长规律的国企领导人员管理机制。健全市属企业领导人员退出机制,真正实现企业领导人员“能上能下”。加快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国际视野、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不断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五)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压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定期开展监督检查、谈话提醒和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和改进措施。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加强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落实。持续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强化警示教育,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毫不动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强化作风建设,以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